回顧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源於1985-1998年間,每年春、秋兩季舉辦的關渡水鳥季活動,而後取經英國賞鳥博覽會,遂於1999年調整水鳥季活動,從而催生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以相關環境與鳥類議題為活動內容,希望藉此傳遞生態保育觀念。
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始於 1999 年,至今是臺灣最長久的大型生態博覽會活動,吸引超過 30 多萬人次的民眾,2 萬人次的志工,2 千個團體參與。回顧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源於 1985-1998 年間,每年春、秋兩季在關渡堤防舉辦的關渡水鳥季活動;爾後取經英國賞鳥博覽會,遂於 1999 年調整為水鳥季活動,從而催生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以環境與鳥類相關議題作為活動內容,希望藉此傳遞生態保育觀念。這個以生態保育為主軸,以鳥類觀察為入口的大型博覽會活動,儼然成為臺北市不可或缺的保育盛事。
綜觀世界各地鳥界博覽會,臺北國際賞鳥博覽會規模僅次於英國賞鳥博覽會(British Birdwatching Fair),為亞洲地區規模、人數、影響力最高的賞鳥博覽會。因悠久的舉辦歷史、結合志工投入的成功典範等,更成為包括菲律賓、泰國、馬來西亞等亞洲各國取經的對象,在台北鳥會的協助之下,開辦了亞洲賞鳥博覽會活動,也加速各國辦理相關賞鳥博覽會活動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