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安森林公園

基本資訊

交通:

公車運輸---搭乘信義幹線、和平幹線、0東、18、20、22、38、52、74、204、211、235、254、278、280、290、295、311、505、642、643,大安森林公園站或新生金華交會口下車。

捷運系統---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是台北淡水信義線設備最豪華的車站之一,其中車站穿堂層的空間建構了公共藝術迴廊、水池、廣場以及下凹式庭園,捷運車站的出口2與出口3均可通向生態池,台北鳥會於每週日下午13:30-16:30在生態池設有駐站解說。

捷運站出口2也是目前台北鳥會例行活動及週末派的集合點。通常自早上7:30開始到中午11:30左右,會繞行公園各區進行賞鳥觀察和解說。

自行開車---大安森林公園有地下停車場,建國高架橋下亦有停車場。

餐飲:

四周餐飲小吃林立,東西風格、南北口味皆有。或由信義路往永康街方向, 鼎泰豐、高記等諸多飲食名店;和平東路口、新生南路上也不遑多讓。

綠地圖景點休閒指數(1 ★至 10 ★):

交通便利★★★★★★★★★★

餐飲服務★★★★★★★★☆☆

自然生態★★★★☆☆☆☆☆☆

人工造景★★★★★★☆☆☆☆

四季鳥況★★★★★☆☆☆☆☆

人文歷史★★★★★☆☆☆☆☆

環境威脅★★★★★☆☆☆☆☆

地理位置

大安森林公園位於大安區,地處臺北市中心,東臨建國南路,西臨新生南路,南側為和平東路,北側為信義路,面積25.9293公頃。新生南路早年是主要的灌溉大排-瑠公圳,如今加蓋成為道路;與敦化與仁愛等林蔭大道,及台大校園、植物園結合,在台北盆地邊緣郊山的延伸下結構成都會綠手指,生態環境極具重要指標性。大安區從早期農業區的水稻田,貫串大安圳、陂心(今作坡心)、龍安陂等,可回溯它發展的軌跡。大安區得以在半個世紀的時光中,從一片水田建設為都會商業中心。

20210424_210426_12.jpg

大安森林公園是易達性非常高的賞鳥點

環境描述

公園植物相的區塊設計包容了昔日眷村留下的老樹,從童山濯濯到花木扶疏,逐日演變成今日樹蔭濃密的林相;公園西北側有水池,面積0.7公頃,池邊柵欄圍起,池中設小島,環境隱密,加上公園地處文教重地,四周校園、公園層層環繞,對鳥類來說,正如一道道綠洲跳板,讓覓食及尋求歇腳的野鳥前來探密,每逢候鳥季,常有稀客光臨。園區將一般公園路燈改設為590奈米的偏紅光螢火蟲路燈,可在照明同時不干擾螢火蟲棲息。目前園區內已復育少量黃緣螢。園區內蝶類、爬蟲類和兩棲類也不少,包括台灣特有種常見蜥蜴:斯文豪氏攀蜥很容易在園區看到。

20210417_210419_11.jpg

▲公園內黑冠麻鷺悠遊生活

園內步道四通八達,路徑不拘,以區塊觀察簡介之。

-- 觀察環境有樹林、池塘、公園綠地。

-- 榕樹果樹區,為和平東路中央門進入,左右兩側即是,榕樹約有5-7種,以及多樣的果樹,先後結果時,成了鳥氣最旺的自助餐廳。樹林濃密常是鳩鴿、鵯科及五色鳥固定築巢區。近期於夜間常聽見黑冠麻鷺的鳴叫聲,是否會利用此區築巢繁殖值得關切。

-- 變葉區,從中央主幹道往北行,左側即為變葉區,約有5-6樹種,間雜有常綠的印度橡膠、榔榆及竹林,季節變化時五顏六色。以觀察常駐於此大群的白頭翁為主,伴有樹鵲、五色鳥在樹梢活動。

-- 熱帶植物區,是中央幹道穿過榕樹區後右側。木棉花開時吸引綠繡眼、紅嘴黑鵯覓食;常可欣賞大卷尾穿梭椰子樹間捕蟲的身影。

-- 花廊植物與爬藤植物區,與眾棕櫚樹並排,偏靠建國南路一側。廊道植株常花團錦簇能招蜂引蝶。

-- 音樂台,音樂台於主幹道中心點左邊,舞台旁遍植肯氏南洋杉,有幾株昂然挺立,上揚的羽葉組成碗公狀,喜鵲正於此處築巢。舞台金字塔尖頂常有鳥族喜歡在此登高望遠。

-- 生態池區,全園的賞鳥精華區,步行中央幹道穿過音樂台後之左側即是。如果時間匆促,繞池一周即有90%的收穫。中央島高大植株為大葉桉,曾有上百隻的紅鳩群據,黑領椋鳥幾年來啣榕樹鬚於此築巢,樹幹上的圓洞有五色鳥探頭;此外過境的灰椋鳥、小桑鳲、黑鶇都曾在此成為攝影者追逐的對象。樹叢下層躲藏了白腹秧雞、紅冠水雞,還有翠鳥邊飛邊叫閃入葉叢。鷺科鳥類有小白鷺、夜鷺固定在水邊覓食;4、5月間池鷺現身;10月份蒼鷺、大白鷺先後爭地盤;綠蓑鷺混在夜鷺群中。池水四周柵欄圍繞設定了安全距離,植栽茂密,臺灣畫眉常不經意竄出,每年3月報春鳥-遠東樹鶯固定在月桃叢下出現;8月底紅尾伯勞報到。另外,遊客餵食招徠了大批家鴿、麻雀、松鼠;鳳頭蒼鷹亞成鳥高踞環伺,正式宣告公園池畔的生態食物網已仍成熟。

20210417_210419_42.jpg

▲生態池觀察鳥類

鳥類紀錄

自1998年的鳥類觀察紀錄統計28科79種,常見留鳥16種,加上過境候鳥、迷鳥和籠中逸鳥,每月的調查紀錄種數達23-24種左右。8月下旬至隔年4、5月間,候鳥狀況十分精采,黑臉鵐、鶇科、黃尾鴝、極北柳鶯極固定出現;迷鳥黑鶇、黃頸黑鷺牽動觀鳥狂熱。其他如朱連雀、黃連雀、中國畫眉、紅頭山雀、煤山雀僅有單筆紀錄,應為籠中逸鳥。猛禽如鳳頭蒼鷹常至園區駐足盤旋,冬季紅隼也偶見前來覓食,夜猛禽領角鴞常有觀察紀錄,但尚無繁殖狀況。

大安森林公園.jpg

台北鳥會大安森林公園例行賞鳥路線的eBird記錄

人文歷史

清末時園區範圍為林本源家族產業;1894中日甲午戰爭臺灣易主,林維源離臺,黃、周兩大地主進住。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即規劃此區域為臺北市七號公園預定地;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空軍通信大隊和陸軍在此安頓家眷;建華、岳廬新村、軍中廣播電台、憲兵營區、國際學社等社區聚落逐一形成。1980年代曾規劃興建體育館,引起極大爭議,1985年市府沿續七號公園計劃積極行動,土地徵收、住家遷居補償,於1992年4月1日起住戶拆遷,正式動工興建公園;1994年公園初具雛形,於3月29日開放。

環境威脅

每年初春公園舉辦的花藝展,從動工到遊客潮湧,除了水池區,其他鳥類有明顯的園內遷徙現象,靠和平東路僻靜的榕樹區,霎時成了眾鳥聚散地。活動結束,一切再恢復正常。園區目前最嚴重的問題當屬遊客任意棄置寵物如巴西龜、金魚、以及大量施灑飼料在生態池附近等情形。另外有時園區也會有垃圾的扔棄。這些都有賴國人建立對於公園環境的愛護習慣。

 

文/ 台北鳥會嚴融怡整理

圖/ 台北鳥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