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仔溝-貴子坑大排

路線.jpg

▲台北鳥會例行賞鳥活動路線導引

基本資訊

交通:

捷運淡水線北投捷運站1號出口集合出發,出捷運站過馬路後,沿私立幼華高中(原十信工商)校門圍牆往西前行。

餐飲:待補。

 

綠地圖景點休閒指數(1 ★至 10 ★):

交通便利★★★★★★★☆☆☆

餐飲服務★★★★☆☆☆☆☆☆

自然生態★★★★★★★☆☆☆

人工造景★★★★☆☆☆☆☆☆

四季鳥況★★★★★★★★☆☆

人文歷史★★★★★★☆☆☆☆

環境威脅★★★★★★★★☆☆

地理位置

本路線位於台北盆地北側,大屯山系南向之關渡平原北部。有發源於貴子坑的水磨坑溪與貴子坑溪左右分道交會於此,北臨捷運淡水線;東臨大業路西側,為關渡平原水稻種植區。

環境描述

貴子坑溪與水磨坑溪為關渡平原主要之灌溉圳路,兩溪沖刷而下的泥砂,含有豐富的有機鹽,堆積而成的灘地,成為主要水稻農業區。本路線的觀察環境主要為大屯山南麓空域,灌溉水圳、溝渠及農耕地、次生林,水田濕地等。

由捷運淡水線北投捷運站1號出口集合出發,出捷運站過馬路後,沿私立幼華高中(原十信工商)校門圍牆往西前行,過大業路口斑馬線後往左轉,約50公尺後為番仔厝綠地,可以看到番仔厝沿革簡介的碑文,清楚說明番仔厝的由來。

再往前行至大業路517巷口,可見池府王爺指示牌,沿指示方向右轉進入517巷,即為本路線的起始點。水磨坑溪在此成為未加蓋的明水溝渠,渠道中常見黃頭鷺與夜鷺等鷺科水鳥,偶見吹著哨音飛嘯而過,或是站立在水邊望著水中游動的魚影,想要大快朵頤的翠鳥。兩側樹林裡,常見的都市鳥類:白頭翁、珠頸斑鳩、金背鳩、樹鵲、喜鵲與家八哥等或飛或跳,穿梭在路的兩邊,好不忙碌。

前行約100公尺,設立在水道上方的宮廟,即為保德宮,為池府王爺與平埔社土地公暫厝的地點。這裡的洗手間,是後續賞鳥行程裡,唯一的公用洗手間,鳥友們務必在此,先解決民生問題,再迎接後面精彩的賞鳥旅程。

保德宮.jpg

▲保德宮

經保德宮後前行,過了資源回收廠區後,開始進入關渡平原的水稻種植區放眼望去映入眼簾的是在都市裡難得見到的寬廣平原景致;北投焚化爐高大的彩色煙囪與社子大橋在遠處成為平原的地標,春天的微風吹來,伴隨草地的芬芳,讓人心曠神怡。水道兩側的灌叢頂端,上上下下輕快的跳著,搖曳著尾羽高聲鳴唱的是褐頭與灰頭鷦鶯。灌叢的底部傳來的是山紅頭與小彎嘴的聲音;還沒插秧的農地裡,埋著頭在找尋食物的是多種的鷺科鳥類,細心觀察,也許會有池鷺、彩鷸及田鷸嬌羞的身影隱身其中,而被你的銳利的雙眼發現。在枯黃的草叢頂上,也要仔細地找一找,有沒有那嬌小卻昂首矗立的老朋友-黑喉鴝,正在等待他今天的美食飛過眼前。

關渡平原遠眺北投焚化爐與社子大橋.jpg

▲關渡平原遠眺

沿著水道沿岸繼續前行,注意溪水岸邊,也許會有意外的發現,那是灰鶺鴒與鷸鴴科鳥類時常出現的地方。岸邊的一棵枯樹上,有一個偌大的圓形鳥巢;直徑約50-70公分,仔細觀察,外巢包覆著較粗的枯枝,巢的開口不是常見的向上呈碗狀的模樣,而是在中間有一個圓形的出入口,這是誰精心設計的家呢?看著看著,不一會兒,熟悉的身影出現在望遠鏡裡,哈,是喜鵲,在初春的時節裡,已為著今年的繁殖大計忙碌了起來。枯枝上停著的是他的鄰居們,一隻隻的紅鳩與朱頸斑鳩、金背鳩成群飛來,停棲在樹上,真是熱鬧不已。

沿途觀察到的鳥巢.jpg

▲鳥巢

再前行走至路底,右轉進入大排水溝渠兩側的大路,就是本路線的轉折點-貴子坑大排。大排兩側皆是平原開墾區,大排由中央貫穿關渡平原向西進入基隆河。續往北行,天空裡傳來呼優呼優的聲音,黑色的剪影在平原上盤旋,大冠鷲乘著清晨的風,翱翔俯視著寬闊的大地。往平原看去,遠處的田邊矗立著竹架,竹竿頂端還設有監視設備,有什麼特別的用途呢?正在吶燜的時候,看到那流線又帥氣的身影,穿著白色與灰色的合身禮服,在空中展示他頂風懸飛觀察獵物的技巧,張著紅色的大眼,注視著田地裡的動靜,霎那間一個華麗轉身,停上那設有監視設備的竹架上,是黑翅鳶,正停在研究單位設置的棲架上,幫助農人扮演著農作物守護者的角色,獵捕田裡出沒的鼠類。

兩側路邊,農夫種植筊白筍、芋頭、蓮花等濕地作物的水田裡,發現黃小鷺與栗小鷺躡著腳慢慢出現在草叢裡發現有人在注意他們的時候,抬著頭兩腳分開捉著草莖讓自己胸前斑駁的羽色與周邊的植物融為一體,真是大自然的擬態高手。而這樣的水塘在歷年的觀察記錄裡,更有大麻鷺、東亞秧雞、小秧雞等特殊鳥種出現的紀錄。

路中央的大排、成群的家燕在水上穿梭來去。淺水區裡磯鷸、青足鷸、鷹斑鷸、白腰草鷸、高蹺鴴等鷸鴴科水鳥亦步亦趨的低頭覓食著。還有各種鷺科鳥類蜷縮著頭,瞇著眼,單腳佇立在岸邊歇息;也讓春天的水渠顯得生意盎然。

沿途觀察到的鳥類.jpg

▲秧雞

再往前,我們即將結束這一趟美麗的關渡平原賞鳥旅程,在大排接捷運線的端點處,有一間廟在那裏,就是路線的終點站:豐年福德宮。在廟前的涼亭裡會在此進行鳥種的總清點,也讓大家能再次解決如廁的民生問題,在梳洗過後,且讓我們一同收起觀鳥裝備,步行至捷運復興崗站,帶著美好的回憶踏上回家的路。

豐年福德宮.jpg

▲終點福德宮

鳥類紀錄

本路線依eBird調查統計資料,鳥種記錄約有43科185種。常見低海拔陸鳥-珠頸斑鳩、金背鳩、本土八哥、大卷尾、白頭翁、綠繡眼、五色鳥、紅嘴黑鵯、臺灣藍鵲與樹鵲、喜鵲等,還有扇尾鶯科的棕扇尾鶯與黃頭扇尾鶯。猛禽-大冠鷲、鳳頭蒼鷹、黑翅鳶等。在候鳥度冬期間則可見紅隼、紅尾伯勞、池鷺、大麻鷺、黑喉鴝與鷸鴴科鳥類等,適合初入門觀鳥者觀察低海拔鳥類的地點。

eBrid番仔溝-貴子坑大排.jpg

北鳥會番仔溝-貴子坑大排例行賞鳥路線的eBird記錄

人文歷史

番仔厝:北投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族嗄嘮別社(HALAPEI)居住社址,生活在北投社的平埔族人因清末漢人的大量入墾,歷經地權流失、語言式微,生存空間大為縮小。在清末時期居住在三層崎(頂社)的平埔族人,因貴子坑出產高品質白土,在日據時期被日本台灣總督府以不合理的低價,強制收購土地。頂社居民被迫移居至中社(政戰學校)及番仔厝(大業路以西,捷運北淡線以東,現幼華高中對面),或移出北投。移至中社的族人又因日人興建跑馬場徵地,再度被迫遷移,番仔厝成為北投社僅存的部落,地名留存至今。

保德宮:原為番仔厝平埔族人的信仰中心,廟內主神是漢文化的池府王爺、土地公,卻由北投的凱達格蘭族人祭祀超過百餘年,具有「原漢文化融合」的特殊意義。番仔厝保德宮在1944年,由五名潘姓信徒集資,在十信高中(今幼華高中)對面建立,並於1971年成立管理委員會。宮內有一尊被視為文化資產的石刻土地公,土地公座台背後刻有「平埔社」三字,1984年土地公廟遇水災被沖毀,便將土地公迎入保德宮內共祀,並保留福神宮廟額。之後保德宮因淡水捷運線興建再度遷移,又經過幾次變動,才遷至大業路517巷內,但因土地是十信工商所有地,2008年,雖已被登錄為凱達格蘭北投社的文化景觀,仍逃不過被拆遷還地的命運,而暫厝於現今的水磨坑溪上。

環境威脅

目前關渡平原大多還是農業保留地,不過從50年代開始,要求開發關渡平原的呼聲,便沒有停止過,市政府曾多次委託顧問公司,評估關渡平原開發的可能性,並且舉辦座談會,與居民面對面溝通,多數的聲音都希望能盡快開發。我們由衷希望,能保留現有的珍貴綠地,在最大的生態保育前提下保持現有農地面積。

農地非法開發使用的情形日益普遍,須長期高度關注此地區的環境變化,以繼續維持這地區的生態環境原始樣貌。田埂與堤岸水泥化設施愈來愈多,將嚴重影響生物多樣性發展空間。

 

圖/文 台北鳥會游谷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