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露嘴-烏塗窟

基本資料

交通:

大眾運輸---

於公保大樓前搭乘新店客運(坪林線)0720班車,風露嘴站下車車程約75分鐘。回程於烏塗窟搭乘欣欣客運666班車,中午時間為1250,每隔一小時一班車,至景美捷運站再轉捷運回台北,票價---元。

自行開車---

目前台北鳥會例行路線規劃因起點與終點不同,不宜。

餐飲:

途中無餐飲商家,自行攜帶為宜,輕食後,可至石碇品嚐豆腐。

綠地圖景點休閒指數(1★至10★):

自然生態★★★★★★★★☆☆

人工造景★★★★☆☆☆☆☆☆

四季鳥況★★★★★★★★☆☆

交通便利★★★☆☆☆☆☆☆☆

餐飲服務★★☆☆☆☆☆☆☆☆

人文歷史★★★★☆☆☆☆☆☆

環境威脅★★★★☆☆☆☆☆☆

地理位置

風露嘴位於新北市石碇區,為北宜公路台九線新店與坪林之中間點,距離坪林約11.5公里,為此路段的最高點,海拔約500公尺,於烏塗窟海拔約200公尺。冬季時東北季風沿著北勢溪吹過山麓,帶來豐沛的水氣,所以常常濃霧籠罩,風露嘴的地名也因之而來。

環境描述

風露嘴至烏塗窟間的連接道路為北47-1縣道,全長9公里,由南往北一路間前為平緩降坡柏油路面,後為稍陡降坡,是鳥會少數路程較長的路線之一。途經林班地、茶園、雜木林及烏塗溪畔,生態環境豐富質樸。

--觀察環境:包括溪澗、闊葉林、次生林、農墾地、茶園、山谷。

--於風露嘴下車,於站牌旁商店借用洗手間。此點即是觀鳥行程初始,冬季時此地常雲霧籠罩,林內鳥影躍動,更多驚喜。步入北47-1縣道,右山左谷,林相茂密完整,低海拔山鳥種類數量均豐富,畫眉科的繡眼畫眉、綠畫眉、頭烏線、山紅頭,冬季加上候鳥鶇科自是精采極了。

 

白腹鶇23.jpg

▲白腹鶇

--大約走了2公里,視野轉而寬闊,闊葉林參雜次生林,偶有茶園,山谷上空會出現猛禽盤旋,右邊山陵線或枯樹之上也可能出現猛禽;路邊芒草叢與山邊的矮灌叢,是大小彎嘴、竹雞隱身的地方,不時有鷦鶯、文鳥、綠鳩。撰寫本文於10月份履勘,即估觀察到多達16隻綠鳩停棲於路旁電線上。這段路上有座半獨立小山凸出山谷之中,是觀察臺灣藍鵲、樹鵲混群點。

大冠鷲2.jpg

▲大冠鷲佇立於枝頭

--走至3公里半後,山上住家越多,農墾地也增加,這時以搜尋鶺鴒科鳥為重點,偶於屋角會出現藍磯鶇,留鳥候鳥大會串是此區的焦點。

--此程中點4公里半處,有座太易道觀,通常到此處時多已接近中午,於此午餐休息梳洗。道觀人員一看到賞鳥人都會熱心分享什麼時候出現藍鵲、什麼時候能看到鷹仔。道觀附近曾觀察到黃尾鴝,此處不失悠閒賞鳥、煮茶聊天消耗假期的好地方。

黃尾鴝母鳥2.jpg

▲黃尾鴝母鳥

--過午鳥況明顯沉寂許多,這段路是較為陡降坡,出現鳥種多於上午看過,為了趕搭班車,多人疾走行軍,不失健身良方。

--在距終點烏塗窟約1公里處,左側開始出現溪流,烏塗溪上有小白鷺、翠鳥、灰鶺鴒等溪澗鳥種,不時可見,為此行多增鳥種數。倘若體能還可以,意猶未盡者,可沿溪畔再走2公里至石碇,除可品嘗馳名的豆腐外,也更容易搭上公車返回台北。

鳥類紀錄

本路線為低海拔闊葉林,一般出現為普遍的山鳥,冬季則多一些候鳥,這是一條冬季優於夏季的賞鳥路線,全程9公里,至石碇則為11公里,是一條融合美食的賞鳥路線。鳥種紀錄是27科54種。

 

風露嘴.jpg

台北鳥會劍南路例行賞鳥路線的eBird記錄

 

人 文歷史

日據時期,石碇鄉境內因礦業鉅子與日人合資組「臺北炭礦株式會社」,經濟活動形態由「農業」轉為「礦業」。1970年代臺灣煤礦業始走下坡,石碇礦業僅留下舊橋墩、礦坑、台車道、礦工寮,成為石碇地區重要的文化觀光遺產。

石碇區公所於2005年7月1日起進行封溪護漁的工作。封溪護魚區段為永定橋往南勢坑上游各溪流及雙溪口往烏塗上游至格頭各溪,又擴大範圍由潭邊、石碇村進豐田村二號橋。成立愛溪護魚巡守隊維護石碇鄉生態資源,白天採全鄉鄉民共同協助查報,夜間由巡守隊員擔任,由各村自行巡查自己的區域,巡守員採無薪制,每日三員擔任巡查,每週輪值1-2次。

該區主要產業為茶葉。因氣候適宜茶葉生長,石碇與文山地區並列為臺灣東北丘陵地的重要茶葉產地。早年,因石碇位於「淡蘭古道」的交通樞紐上,很快便發展為茶葉主要集散地。日據期間〈1916-1917年〉,石碇茶葉盛況到達頂峰,石碇、汐止及竹東同為當時臺灣的三大茶市。現今石碇依然是文山包種茶的主要產地,每年固定舉行文山椪風茶比賽,這茶百年前即遠銷歐洲,歐人稱「東方美人茶」。另,石碇地處群山環繞,可耕面積不多,當時染布業發達,即發展種植大菁的產業,但由於茶葉利潤較高,居民紛紛轉作,大菁與染布業走入沒落。又因石碇水質純淨,做出的豆腐口感紮實有彈性,帶有淡淡的煙燻味,很受歡迎,也是深坑豆腐的主要來源。

烏塗窟乃因溪谷窪地露出煤脈而得名。當地有傳言,烏塗窟為農民牽牛浴水之水窟混濁而稱。村民另一說法,此地原是一片山坡密林,當時村民以打獵為生,尤以鳥類居多,居民屠殺燒烤鳥類下酒充肌,故稱鳥屠村,後改為烏塗村。

環境威脅

本區前端為保安林區,後為低密度開發山丘區,目前路況良好,車行稀少,近期尚無受脅之虞。

 

文、圖/ 台北鳥會陳勇明、曾昱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