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交通:
搭乘公車---
公車287終點站,或乘坐646、903、630於忠三街口下車。
自行開車---
由內湖康寧路三段(近南湖國小處)轉東湖路,於汐湖橋前轉康樂街,車輛可停於康樂街261巷口的福安廟。
目前成功路五段大湖公園和康樂街間有東湖聯外道路-隧道(路名為康湖路),可有效避開東湖地區車潮,直接到達忠三街與康樂街口附近。
餐飲:
附近幾無任何商家可提供良好的餐飲服務,只有回到東湖東湖國中附近才有供應。
綠地圖景點休閒指數(1★至10★):
交通便利★★★★★★★☆☆☆
餐飲服務★☆☆☆☆☆☆☆☆☆
自然生態★★★★★★★★☆☆
人工造景★★★★★☆☆☆☆☆
四季鳥況★★★★★★★★☆☆
人文歷史★★★★★★☆☆☆☆
環境威脅★★★★★★★☆☆☆
■地理位置
於台北市東北邊內湖區的東湖,與汐止交界的五指山麓下的內溝溪畔,東湖康樂街和汐止忠三街交叉路以北的一片小山谷。內溝溪發源於五指山,全長約7,000公尺,在內湖區五分里注入基隆河。
■環境描述
此地點除本會不定期的有觀察生態活動外,蝶會與荒野協會均也有定期的活動,可見這地點的生態環境不定是十分多樣而豐富的。
--觀察環境包括溪流、丘陵地次生林、農耕地、人文史痕跡、地理景觀、生態展示館與影片
--由康樂街257巷進入,經過數戶民家後,即可看到小山丘下美麗紅瓦的三合院和一彎小溪,這小溪就是內溝溪。立於小橋上環顧四週,這裡是最令人喜歡的地方,延溪的右側往上游的右側有一大片的野薑花群,左側是溪畔茭白筍池,更外側的兩旁是林相保留仍佳的小綠山,林間的樹鵲群有極穩定的數量出沒,大冠鷲和臺灣藍鵲也常在山頭飛揚。
▲台灣藍鵲
--在261巷1弄1之4號民家休息與用盥洗室後,延溪往上游走,可觀察到早期不良的生態工法水泥護岸(若這一帶的水泥邊坡可恢復成傳統的石砌工法,相信生態環境會更完善) ,延溪邊行由明山橋回到康樂街;由右側聖善堂旁內溝里自然步道可達最高點內溝山(大尖坪山,海拔約132公尺)。
--路邊即是內溝溪生態展示館,此館是由內湖區公所委託在地的義工隊管理,設備完善,飲水、盥洗室、觀賞簡介影片,都可得到當地義工親切的服務。(未來可以好好的規劃互相合作的機會,共同來保護內溝的生態)
--從展示館後方走去,會有水塘、菜園和荷花池,兩邊小山丘闊葉林相均保持的不錯。到達終點有一大水池(可惜單調的水泥護岸沒有任何生命力的展現),步道上有一海蝕洞和石壁景觀,石壁上有豐富的水波紋值得一看,也有小涼亭可休息,即原路回到康樂街,再返回市區。
■鳥類紀錄
依鳥類資料庫初步統計約有60種左右。常見有水鳥--翠鳥、紅冠水雞、小白鷺、夜鷺,陸鳥--紅鳩、八哥、大卷尾、白頭翁、五色鳥、樹鵲等,最為鳥友稱道的是臺灣藍鵲與大冠鷲的族群數量穩定,並可以近距離觀察,極適合初入門觀鳥者觀察低海拔鳥類的地點。
▲也可以看到生性害羞的白腹秧雞
■人文歷史
*康樂街附近在久遠之前是凱達格蘭人里族社人的獵場,目前僅留下的證據是展示館後山邊的山主祠。
*清領時期起始開採煤礦,日領時期開採達到高峰,戰後礦脈己盡,加上人工成本漸高,不符採礦獲益,礦坑日漸蕭條,最後唯有廢坑一途。早年的叭嗹煤礦、聯豐煤礦、五分煤礦,現今僅留存在人們殘存的記憶中。現在的康樂街164巷舊名為“火炭坑”,附近的山區在早期種滿相思樹,相思樹幹一則是礦坑樑柱,一則是做木炭的最佳原料。木炭是早年時重要民生物資,家家戶戶全要靠木炭煮飯升火,這樣的木炭生產已離開大台北地區。
*早期基隆河岸邊的淤沙是燒磚的重要原料,所以河畔有不少磚窯廠,現均因大時代的改變而消失。
■環境威脅
內溝溪上游山區有一塊台北市第三掩理場預定地,事在必行美麗山河受到威脅,加上日後掩理場有大筆回饋金的運用,人工建設、水泥化、路燈設置等等破壞環境的工法必會侵入。如何有效又即時保護內溝里自然環境,需要我們用些心。
文、圖/ 台北鳥會陳文振、曾昱智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