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泰溪

基本資料

交通:

大眾運輸--

公車287、281、藍12東湖國中站下車,或搭乘捷運至板南線昆陽站轉乘公車281、藍12、小1區或至文湖線東湖站下車,3號出口轉乘公車  53、281、藍12、小1至東湖國中站下 車。

自行開車---

可行駛中山高由東湖交流道下往內湖方向,接康寧路三段至南湖國小附近轉東湖路,於汐湖橋前轉康樂街即可到達。

餐飲:

東湖國中站牌對面巷中有數家素食小館及一般小吃店,活動路線沿路並無商家可提供餐飲服務,可於東湖國中附近便利商店及超市購買簡便餐飲後開始活動行程。

綠地圖景點休閒指數(1★至10★):

交通便利★★★★★★★☆☆☆

餐飲服務★★☆☆☆☆☆☆☆☆

自然生態★★★★★★★★☆☆

人工造景★★★★★☆☆☆☆☆

四季鳥況★★★★★★★★☆☆

人文歷史★★★★★★☆☆☆☆

環境威脅★★★★★★☆☆☆☆

地理位置

安泰溪位於台北市東北方內湖區的安泰里,源自康樂山與明舉山(柿子山)之間,標高約60公尺的安泰街181號附近,流至康樂街東湖國中附近匯入內溝溪。流域長約1,800公尺,由於溪床坡度較平緩,上游沖刷下來之土砂易淤積河道,豪雨則易氾濫成災,故於民國九十年進行下游景觀生態工法整治工程,成為一具有親水步道,兼顧生態保育及休閒遊憩功能,提供市民假日休閒的好去處。

環境描述

--觀察環境包括溪流、丘陵地次生林、農耕地。

--東湖國中對角即為安泰社區,經過整治的安泰溪從住宅區及小山丘之間貫穿而過,兩岸為長約600公尺的親水步道,社區居民將其命名為安泰溪藝術田園步道,里辦公處在步道旁設有不少的生態解說牌,包含社區常見鳥類、植物、昆蟲等,沿途則設有多處休憩涼亭,營造出社區整體幽靜舒適的環境。

--由步道盡頭安泰街129巷接回安泰街穿過康湖路康樂橋下方開始進入山區,道路兩側轉為綠意盎然的丘陵地次生林,安泰溪則與道路交叉並行,此處常見樹鵲及臺灣藍鵲在樹梢間穿梭。右側小岔路為151巷,通往147高地農莊漆彈營。

--9月至10間有赤腹鷹及佛法僧過境,在漆彈營附近是最佳觀賞地點,往高壓電塔電線搜尋,會有意外驚喜。

--此處植物林相為常見低海拔植物如構樹、血桐、油桐、相思樹、姑婆芋、筆筒樹、竹林等,也有小部分農耕地,仔細觀察路邊有不少昆蟲食草植物,也是觀察蝴蝶、昆蟲的好地方。

--步行約900公尺之岔路口,有一小土地公廟及涼亭,往左側岔路約50公尺有四間固定式流動廁所可供使用,對面則是水源頭福德宮,此處亦為康樂山、明舉山親山步道之登山口。

--本路線可原路折返或沿安泰街續往前行約2公里可到達內溝溪生態展示館,連接本會另一例行活動路線內溝里。

鳥類紀錄

本路線為自2011年起列入例行活動之新路線,調查統計資料尚未完備,依目前鳥種記錄約有15科29種。常見水鳥有翠鳥、小白鷺、夜鷺、黃頭鷺,陸鳥為珠頸斑鳩、大卷尾、白頭翁、五色鳥、臺灣藍鵲與樹鵲等,猛禽有大冠鷲、鳳頭蒼鷹、蜂鷹等。在秋過境期間則可見佛法僧、赤腹鷹、灰面鵟鷹,適合初入門觀鳥者觀察低海拔鳥類的地點。

安泰溪.jpg

▲台北鳥會安泰溪例行賞鳥路線的eBird記錄

人文歷史

凱達格蘭族的先民進入台北盆地居住,其中里族社來到內湖一帶,即現今石潭、湖興、週美、五分、碧山、葫洲、內溝等里,內溝山(大尖坪山)曾是里族社人的獵場,他們也在山區進行小區塊農耕,還會駕艋舺(拼板舟)載著山產(如鹿皮)等物資,溯著基隆河與其他地區的漢人進行交易及出海採捕魚、蛤。

此處為聯豐煤礦遺址,早期因藏有豐富的煤礦,自清朝時期開始開採煤礦,日據時期達到高峰,後因礦脈已盡,加上人工成本漸高,不符經濟效益,礦業日漸蕭條。現在的安泰里舊名即為“火炭坑”,昔日此間居民皆以燒木炭、挖煤礦為業而得名,附近的山區在早期種滿相思樹,相思樹幹除了可作為礦坑樑柱之外,也是製作木炭的最佳原料。

路線中的水源頭福德宮為臺灣少見歷史久遠的土地公廟,因位在水流源頭上,故取名「水源頭福德宮」,廟內還有一座石砌的小土地公廟,是一間廟中廟的格局,石砌廟壁仍隱約可見「乾隆」二字,相傳為清乾隆年代所創立,為昔日礦工信仰寄託。

環境威脅

內湖與汐止交界的水尾潭山區谷地曾被劃為臺北市第三垃圾掩埋場預定地,因居民極力反對及垃圾分類與資源回收政策的成功而暫告終止,否則將影響此地環境生態甚鉅。惟大台北的開發壓力未曾停歇,都市邊陲及淺山地區仍面臨被蠶食水泥化的危機。當地居民及環保團體應持續關注東湖地區的開發趨勢,以保護這生態豐富、環境優雅的親水綠意。

 

文/ 台北鳥會李昭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