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坑

基本資料

交通:

公車及客運:搭捷運木柵線於木柵站下車,轉乘660、666、指南客運6公車、臺北客運15、16公車,均可達深坑,班次多。或於市政府站下車,轉乘912公車可達深坑,班次較少車程較快。

開車:國道三號由木柵交流道下,接國道三甲線續行106乙縣道(文山路三段),過天龍橋左轉接白鷺橋,右轉106縣道(北深路三段)過新光橋即可達深坑。

餐飲:

深坑大樹下豆腐街遠近馳名,深坑的紅燒豆腐、黑豆腐、碳烤臭豆腐、肉粽、綠竹筍、黑豬肉可是大大的有名,如果不喜歡人多吵雜,也可以到回到深坑國中附近的社區餐飲店用餐。選擇多樣而豐富。

綠地圖景點休閒指數(1★至10★):

自然生態★★★★★★☆☆☆☆

人工造景★★★★☆☆☆☆☆☆

四季鳥況★★★★★★☆☆☆☆

交通便利★★★★★★☆☆☆☆

餐飲服務★★★★★★★☆☆☆

環境威脅★★★★★★☆☆☆☆

人文歷史★★★★★☆☆☆☆☆

地理位置

深坑舊稱「簪纓」,位於臺北市東南方,屬雪山山脈下海拔200至500公尺不等之丘陵地,景美溪貫穿其中,因四面環山,形似坑底,故日據時期稱「深坑庄」。

環境描述

深坑乃台北後花園,擁有美好的鄉村景緻,10多年前外環道路文山路切過賞鳥路線,開通後鳥況銳減,現改走昇高坑路可觀察山丘的生態景觀。途經老街、景美溪畔、農田、茶園、雜木林,人文生態多樣。

--觀察環境:包括溪流、雜木林、農墾地、茶園、山谷。

--下了公車即是深坑顯著的地標-兩棵百年老樹,位於路中的老樹是茄苳,路旁商店街邊的是樟樹,推測這兩棵樹齡均超過百年。樹上易發現白頭翁、紅嘴黑鵯、綠繡眼。可先到中正橋上尋找景美溪畔的翠鳥、鷺科,但常有釣客干擾。

182434.jpg

▲放亮眼睛尋找翠鳥蹤跡

 

--返回大樹下穿入深坑路老街,現下清早未開市的冷清對照中午回程時熱鬧市集有很大樂趣。這時容易觀察房舍間活動的麻雀、家燕、洋燕。

--轉入文化街,如時間許可,可至深坑國小內的生態池觀察,再轉從隔壁的深坑國中大門回到文化街;續通過昇高大橋經文山路二段交叉口走入昇高坑路。上坡路程後,昇高大橋橋基高不易觀察鳥類,卻有特別的景觀。這叉路口車流大,宜集體快速通過。

--在昇高坑路前行300公尺,改走右側小徑,走入更幽靜的小天地,這附近是觀察畫眉科的好地方;前行經福德宮和福壽橋接回昇高坑路,在福德宮的涼亭可停留久一些,也可當回程數鳥種的地方,這區域有穩定的鴉科、五色鳥、大卷尾、金背鳩等。

--一路緩上坡經昇高坑一號橋,再走過S形路段,景觀變得開闊,心情開朗。兩側均是200-400公尺的小山。右側的山上有向天湖古道可登上筆架山。這區容易觀察到猛禽、大卷尾、臺灣藍鵲,天空會有小雨燕,遠方會有竹雞的鳴叫聲。

--前行右側有戶土角厝的老夫婦,可利用屋前平台觀察下方的菜園、對面山上的猛禽;續行上山,左側有一大片的養豬場,豬場養了多隻狗是沒綁住的,空氣也不佳,就快速的通過。會續經更大的S形路段,可考量體力和隊伍的士氣決定折返點。

182433.jpg

▲河川兩畔植被也要仔細尋找

鳥類紀錄

因深坑例行路線走法改變,所以僅取資料庫中2007年的鳥種紀錄,經統計共有21科39種,最大數量在40種以內,通常約20種左右。然大冠鷲和臺灣藍鵲均有穩定紀錄,鷺科和畫眉科也是易見鳥種。

深坑.jpg

台北鳥會深坑例行賞鳥路線的eBird記錄

人文歷史

清代屬平埔族秀朗社或雷朗社先民來到深坑開墾時,乃沿景美溪四週拓墾。深坑為台北盆地往蘭陽平原必經之路,古稱淡蘭古道。

深坑街46號『德興居』是深坑街代表性的建築,三棟相連的三層故居,屋主早年經營茶葉與金礦致富後所建,現在的一樓是「深坑文史工作室」,也提供深坑導覽服務。

北深路三段8號『永安居』,深坑黃氏開基始祖是黃世賢,黃氏族人因經營稻、藍靛與茶而漸富有,黃世賢子孫先後在深坑共建了七座古厝,成為深坑特色的建築群。

環境威脅

10多年前外環道路文山路切過賞鳥路線,開通後鳥況銳減,幾被例行活動除名,現改走昇高坑路應可觀察山丘的生態景觀有效的提升深坑鳥況行情。昇高坑路兩側的山勢陡峭腹地小,加上週遭高壓電塔林立,是標準的先天不足後天失調,或許因此而因禍得福,再不易有大型的開發案,生態環境當能維持常態,鳥況蝶況可保持一定的水準。

 

文、圖/ 台北鳥會陳文振、曾昱智整理